對計算機的訓練,不僅依賴足夠大的樣本量,也有賴于算法。孔德興教授透露,甲狀腺結節超聲影像的智能識別算法已申報四項國家發明。
不同于標準化數據(譬如CT、核磁等),超聲影像能夠在動態過程中捕捉病灶。從信息處理的方式來說,靜態處理方式只能看水平面上的相關性和信息,忽視了同樣有特點、特征的上下層信息。在這方面,孔德興教授的團隊彌補了這一缺陷。
“不同的醫生在超聲檢測中的移動速度和壓力都不一樣,如何處理非標準化數據是一個關鍵。現在的算法大部分是針對靜態數據的,我們利用醫院靜態數據和病理數據開發了這套系統,并在浙大一院超聲醫學科和西湖區留下街道社區服務中心進行試點,效果非常好。靜態有4張圖,動態可能就有20張,信息更豐富,也更準確。"目前,關于動態影像的核心算法已經完成,正處于產品開發階段。
提及未來規劃,孔教授表示,未來一方面會著重研發線下版,即超聲機器人。“算法是機器人的大腦,現在已經做出來了,而且在用,病人躺著,連續掃描做個動態圖像,馬上可以出結果。未來將會持續訓練,做出一個擁有醫生經驗的超聲機器人。在疾病病種方面,不只局限于甲狀腺結節,還會有乳腺、頸動脈斑塊、肝癌等。"另一方面是線上版,即云服務平臺。線上版的診斷系統將會更多應用于基層醫院,造福更多患者。